时间:2022-10-06 23:07:05 | 浏览:386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陈正摄
河北新闻网9月27日讯(河北日报记者陈正)从今天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9月26日,邯郸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国倒18,较去年同期下降1.1%,重污染天气减少4天,优良天占比近七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邯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2021年成功实现空气质量“退后十”。
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压减炼铁产能2033万吨、炼钢产能1812.6万吨、火电产能74.1万千瓦。实现4.3米及以下焦炉全市清零。整治“散乱污”企业30251家,体量全省第一。持续推进重点企业深度治理,钢铁、焦化等重点企业稳定实现超低排放,涉粉状物料行业936家企业无组织排放得到全面控制,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清洁能源改造成效显著。2014年,邯郸在河北省率先开展“拆锅炉、拔烟囱”专项行动,累计淘汰燃煤锅炉8651台、12965蒸吨,实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2018年,邯郸成功申请成为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化取暖,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59.25万户,基本实现了农村平原地区散煤清零,西部山区洁净煤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建立煤矸石砖瓦窑企业淘汰退出机制,大比例退出煤矸石砖瓦窑企业,大幅度消减劣质用煤。
清洁运输体系日益完善。加大“公转铁”力度,强力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2018至2021年底,先后投资25.34亿元,建成9条铁路专用线,邯郸市有铁路专用线企业由2018年11家增至20家。2013年以来,淘汰老旧机动车17.8万余辆,推广电动公交车1244辆,累计推广新能源标准车9.51万辆,机动车结构进一步优化。
清洁城市建设效果明显。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八项标准,530家建筑工地全部安装PM10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1184辆渣土车全部安装卫星定位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拍摄排查整治裸土裸地,基本实现规划二环路以内裸地动态清零。累计完成319处矿山修复治理,主城区西部的园博园、沁河郊野公园、紫山公园等连接成片,矿区厂区变景区,渣山荒山变青山,成为生态建设示范区。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4月20日零时起,邯郸市主城区逐步解除封控管控措施↓↓↓邯郸市主城区逐步解除封控管控措施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防控记者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邯郸市主城区及周边实行封控管理以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4月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十三五”期间,邯郸市全力以赴治污染、减排放,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全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91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56.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由169天增加到221天。重点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劣Ⅴ类水
邯郸市邯山区“三拆四治五提升”工作启动后,各级各单位迅速行动,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对各类违法违章建筑出重拳、亮利剑,对环境卫生整治再巩固、再提升,为建设“活力新城、幸福邯山”贡献力量!区综合执法局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表,一招不让抓推进,
宣传网络安全 一线帮解难题 共建文明城市10月13日,邯山区“13号之声”主题党日活动现场。通讯员李昊摄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韩艳萍、李昊)“不能随意向陌生人转账,不要相信陌生电话,接到类似信息也不能轻易透露个人身份信息……”10月13日上午
“私搭乱建没有了,小区更敞亮了,大家出行方便了”“绿化多了、墙面靓了、停车规范了,在小区住得更舒适了”“现在谁还说咱们小区是‘老破小’?都得羡慕我们”……日前,记者在采访丛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时,说到小区的变化,居民们感触颇多,你一言我一语
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今年将开展七大领域攻坚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通讯员王学军 记者刘剑英)全年优良天数259天,同比增加61天,增幅全省第一;实施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538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分别占年计划15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孙如革) 疫情突袭,城区封控,河北邯郸复兴区抗疫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复兴区深入开展“防疫一线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从社区到乡村,从门诊医
近日,复兴区在建设固定和流动采样点基础上,又陆续在大街小巷增设了37个便民采样点,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全区形成“固定+便民+流动”采样点布局,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快速、高效、安全的核酸检测服务,最大程度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
邯郸市肥乡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邯郸市肥乡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的通告2022年4月9日,邯郸市肥乡区开展了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全区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已顺利完成,结果待出。鉴于当前十分严峻的疫情
一滴水,可以映照城乡群众的生活品质;一滴水,可以折射小康生活的美好图景。2019年以来,肥乡区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提出并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三年面貌提升工程”,以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安全管理、外观容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