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22:36:04 | 浏览:1203
易水之畔,风起叶落。高渐离敲击着筑,荆轲沙哑而沧桑的声音从此贯穿了历史长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周围的宾客们士和着声音,早已痛哭流涕。
如今,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荆轲受燕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嬴政,但是鲜有人知的是,燕太子丹和嬴政是多年的知交好友。在这里,他们都身为质子,不受人待见;在这里,他们都没有朋友,出门见到的不是口水就是唾沫;在这里,年幼的赵政有了他一生中第一个好朋友。而这里就是——邯郸。
▲秦始皇剧照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3100多年前建成,东接华北,西交太行,不仅是华北平原上的交通要地,还因承载了不少中国的历史文化而成为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建成以来,它的名字就伴随着这座城延续了3100多年。成为我国唯一未改过名的城市。而其“邯郸”之名的由来,也有三种观点:其一,邯郸本身的意思是“日出日落之地”,春秋时,邯郸叫“甘丹”,即太阳升起超过地平线为“甘”,太阳落山消失在地平线之下为“丹”,因此得名;其二,邯郸源于复姓“邯郸”;其三,邯郸地名源于邯郸山。《汉书·地理志》中提到:“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叫邑云。”因此邯郸之名意为“邯山的尽头”。
▲邯郸主城区风景远眺
提起邯郸,怎能不提起这句话:“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这句话使邯郸人走路的步法名扬天下,而其衍生出来的“邯郸学步”一词可谓是流传千年,至今已是家喻户晓,在这之后,蔺相如、廉颇带来的负荆请罪、完璧归赵和价值连城等也都跟邯郸脱不了关系。据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1500个,因此2005年邯郸正式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邯郸学步”雕像
其实早在一万多年前,邯郸就已经有磁山先民在此生存,从这以后的八千多年岁月里,邯郸又缔造了鸡泽毛遂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不仅丰富了我华夏文明,也让邯郸这个名字更加如雷贯耳。2012年,冀南皮影成为邯郸市第一个晋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这座文化古城更加名副其实。《汉书》中记载:“邯郸南据大河(古黄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若不胜秦,必重赵,赵承秦、楚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让邯郸引领了时代的浪潮,也让邯郸成为了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
▲磁山文化博物馆近照
燕赵之地自古以来就多慷慨悲歌之士。自战国以来,秦与六国合纵之间生死攸关的数次战役,都发生在邯郸附近。秦统一后,又和北方的胡人往来厮杀于此,再到近代,邯郸仍旧处在抗日战争华北敌后战场的最前沿。在邯郸这片热土上,留下的不只是将士们的心头血,还有那传承至今的铮铮铁骨气。而今天,邯郸早已风光不再。自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南移后,国家面积逐步扩大,再到京杭大运河通航,邯郸因为没能乘上这股东风,逐渐沦为了小透明。直到清末京张铁路通车,邯郸才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纵使身为交通要冲,如今的邯郸也早已成为一座默默无闻的城市,再难复从前盛景,
▲邯郸风景
至于邯郸一直以来未改名的缘由,还是跟它如今“小透明”的城市地位有关系。随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崛起,邯郸越来越不受重视,这也使得它美丽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一大标志。若是说的温情一些,邯郸这座城市承载了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这些东西不应该被遗忘,而是永远铭记。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邯郸之名依旧沿用至今,从另一面来讲,它也更让我们贴近了历史,让我们更加了解邯郸市。
其实名字不只是代表一个地方,它还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往事,更多的还是其承载着的那些历史文化,那些前仆后继的勇士们,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士们,那些他们遗留下来附着在这个城市名字上的精神、志气,这才是邯郸那个亘古不变的名字所代表的真实含义。
参考资料:
《战国策》《汉书》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网络,不可作为官方发布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是小编自己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同声音,请私信或者评论,谢谢大家。本文内容,是小编原创。安徽近年来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GDP总量已经进入全国10强,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安徽任何一座城市。近
新华社广州6月6日电(记者马晓澄 徐弘毅)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专家建议,确保对儿童近视早发现早干预,提升家长和学生近视防控意识,制定近视诊断和防控标准。近视低龄化问题不容小觑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专科教授杨晓
今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共同呵护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5月2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于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开展了一场关于“近视的认知与防控”的科普讲座。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且呈现出低龄化、重度化的发展趋
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表示,2020年我国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2020年全国幼儿园大班6岁儿童近视率与2019年相比持平,与20
目前,我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近视在我国越来越“大众化”。今天(10月8日),世界视力日,了解一下,如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避免护眼误区。请注意,多看绿色不护眼,“眺望远处的绿色能缓解眼疲劳”这句话的重点是“远处”,
新华社广州6月6日电(记者马晓澄、徐弘毅)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专家建议,确保对儿童近视早发现早干预,提升家长和学生近视防控意识,制定近视诊断和防控标准。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各地加强爱眼日活动宣传,普及眼健康科学知识,增强群众
13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据悉,2020年上半年全民居家抗疫减少了户外活动和放松眼睛的时间,为全面评估近视率的情况,2020年9月到12月开展了近视专项调查,覆盖了全国8604所学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现今,我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人 近视在我国越来越“大众化” 这就是大部分近视者眼中的世界…… 而导致现代人近视的绝大部分因素 是因为用眼过度 眼睛酸胀、干涩、疼痛 迎风流泪 眼疾病 …… 现代人被一系列眼问题困扰着 今天(
如今,我国近视患者人数超6亿,近视发生率居亚洲首位。没日没夜对着手机和电脑,给视力带来极大损伤。 今天(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配近视眼镜时要注意什么?隐形眼镜如何挑选?一起了解 (央视新闻;阿法)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记者王秉阳)国家卫健委5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眼健康工作进展及成效,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在会上表示,我国大学生90%多近视。专家建议,近视应该尽早发现和控制,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矫正。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