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21:10:54 | 浏览:252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关系群众生活质量,影响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把老旧小区改造好,不仅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更与群众福祉相连。
2021年,我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老旧小区改造,465个老旧小区面貌为之一新,10.62万户居民受益,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农历腊月二十七,邯郸新闻传媒中心“新春走基层”采访小分队记者与复兴区住建局两房中心主任张燕燕,一同走进复兴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感受嬗变后的“新家”传递出的别样年味。
旧小区新面貌。
阳光里的“新年味”
谈起老旧小区改造,复兴区阳光里棉三小区居民孙俊英说:“现在小区环境‘大变脸’,居民感受‘很舒坦’。”今年春节,她特意选了一副“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源进家门”的对联,也沾沾老旧小区改造后给居民带来的深厚福泽。
孙俊英是棉三厂职工的家属,她说,住到这个小区30多年了,这个新年最舒心。1月29日,她一大早便来到小区的“阳光服务中心”,观看社区请来的书法家为大家写春联,送“喜气”。现如今,一副对联的经济价值不足挂心,可承载的“变迁”意义却弥足珍贵。
“以前的小区,哪有这样的活动中心,哪有这么宽敞又干净的道路,哪有院子里那些游乐和休闲设施?”孙俊英接连几问道出了他们前后生活环境的新变化。
2021年,棉三小区作为老旧小区接受改造,经过改造后这里焕发新“容颜”,还多了一个充满温暖的名字——“阳光里”。
“改造前,小区里的环境可以说是脏乱差,但经过改造后,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生活便捷,人们的生活就像在阳光里一样温暖、明媚。”复兴区化林街道建西三社区书记尹晓佳讲述了小区名字的来源和内涵。
在小区的“阳光服务中心”,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里有很多“梭形”装饰物,成为小区里的标志性建筑。
“没错,这就是根据纺织用的梭子设计的。”尹晓佳说话的眼神中似乎流露出一种崇敬之感,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有着共同的工作经历,他们大多是纺织行业里的行家里手,而昔日的纺织业曾为邯郸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我们希望把前辈这种劳动精神继续传承,唤醒封存已久的记忆,重新点燃他们的回忆,让他们在现代化的生活社区里依然能够感到亲切,在记忆的力量与现实的美好之间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张燕燕激动地说,这次来到阳光里棉三小区,看到老人们聚在一起赏对联、聊往事儿,心里倍感欣慰。
张燕燕说,为了打造有文化、有历史和懂人情的新社区,他们查阅了大量史料,挖掘历史文化,希望那些宝贵的精神不再只是宣传口号,而是身边鲜活的事迹,教育后人,发扬并传承优良传统。
“阳光服务中心”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服务民众的各种组织活动,建立社区内部不同爱好的活动群,并定期组织相关活动,最终打造邻里共享型服务平台。
腊月二十七这天,社区正组织居民开展写春联活动,这也是“小区服务中心”建成后的初“亮相”,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感受着老人们身上燃起的新活力,张燕燕和社区工作者们也找到了他们工作的“落脚点”。
拾光里的“小欣喜”
拾光里棉四小区与阳光里棉三小区同属建西三社区,且相邻而建。2021年,该小区与阳光里一同接受改造,并更名为拾光里棉四小区。
经过改造,小区重新铺设了地下管网,修补和粉刷破损墙体,铺设并拓宽道路,重修大门,增设门禁、监控和路灯等公共设施,打造微庭院,增加绿化面积等,使得整个小区焕然一新。
“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可小区改造完成后,我第一次从外地回来,感觉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而言成了最熟悉的陌生地。”拾光里棉四小区居民宋岩感叹道。
宋岩是土生土长的邯郸人,从小便与父母生活在这个小区,大学毕业后去外地发展。对他来说,这里承载着他的童年记忆,可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这个满是他成长印记的地方,开始变得破旧和脏乱,已跟不上现代化生活的追求。
“我做梦也没想到,最后我能在这里和心爱的姑娘结婚。”宋岩欣喜又欣慰。原来,父母为他们小两口准备的结婚新房还没有交房,而拾光里棉四小区已经完成了改造工程,现在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丝毫不输新建的小区。于是,他们便选择把这里的房子重新装修,当作他们的婚房,并在去年的十一月举行了婚礼。“能在充满成长记忆的地方办婚礼,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过在以前,那真是想都不敢想。”宋岩感慨道。
记者来到他们温馨的小家,充满文艺范的装修风格与拾光里棉四小区的风格还真是浑然一体。面对刚刚结婚的小两口儿,张燕燕关切地问,你们常年在外地工作,回到社区就是回到家了,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大家伙说。
“我们都挺好的,从外地回来,看到张灯结彩的社区,我瞬间感受到了年的气息、家的温暖。”宋岩的新婚妻子赵媛敏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宋岩夫妇充满喜庆与欢乐的小家,是整个旧房改造后,小区大环境的改变,为千万小家带来了欣喜和幸福。正是这些改变和提升,让小区居民的生活变得舒适与美好,使生活变得踏实与安心。
让更新的“车轮”永动
老旧小区的改造,倾注诸多参与者的情感和心力,他们不断发现老旧小区的美好,让新与旧深入融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老旧小区改造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今天的崭新面目,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倾情付出,亦离不开干群的凝心聚力。
说起这些小区改造的经历,无论是张燕燕,还是社区工作者们,他们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李阿姨,您家里收拾得真干净。”复兴区化林街道建西三社区书记尹晓佳夸赞道。她口中的李阿姨,名叫李娅媛,是拾光里棉四小区的居民,也是小区改造让她和社区工作者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李娅媛说:“今年可是我在小区过得最干净、最舒心的一个年。现在的棉四小区,道路宽敞,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这都得益于小区改造中的一项‘大工程’,那便是拆除违建。”
棉四小区共拆除违建115户,小煤房30间,腾出约2000平方米的空间。“现在看来,拆除我们的小房是正确的选择,现如今不光家里干净了,整个小区都干净了,看着舒心,住得安心。”李娅媛如是说,住建部门和社区工作者们,为了给我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不仅将原本的违规建筑拆除,腾出的空间用于小区整体建设,还将剩余符合住房规定的使用面积变成居民家的小阳台。在小区后续的改造和提升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支持,更多的是要参与其中。
老旧小区改造重在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而以民为本,赢得民心,让民参与,便能使更新的“车轮”永动。
过年了,社区工作者们和李娅媛一起将窗花贴在明亮的窗户上,配上窗外干净整洁的小阳台,在镜头下定格成了一幅最美丽的“年画”。
老社区里的“诗和远方”
“旧城改出新气象,复兴繁荣暖民心”。要说,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如何,拾光里棉四小区居民程子钢的诗句道出了缘由。
程子钢是一名老党员,小区进行改造时他发挥党员积极性,支持并主动参与小区改造工作。不仅如此,他还爱好写诗,将小区改造中他的所思所感都凝练成诗歌,创作了不少赞扬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诗篇。
现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而后续的提升和管理工作是张燕燕关注的重点,来到程子钢家中,她重点和这位有思想见解的老党员讨论了这一问题。
“一定要加强小区的管理,要珍惜和保护政府如此下功夫创造的美丽成果。”程子钢坚定地说。而在他看来,想要把小区改善好、管理好,还是要发动群众,要调动每一位居民的积极性,只有依靠群众,才能造福群众。
听了程子钢的一席话,张燕燕和社区工作者们思绪万千。离开居民家中,他们边走边思索,但看得出他们的脚步越来越坚定,明确并坚定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幸福可以很宏大,也可以很具体。在复兴区老旧小区改造的故事结尾汇聚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造理念。
在全市老旧小区规划设计中,重点突出理念、特色、文化三个要素,将绿色社区、完整社区、智慧社区、海绵城市、节水小区等新理念、新技术充分融入并应用到改造方案设计中。依据小区实际,坚持“一小区一特色”,深入挖掘小区文化内涵,提炼文化主题和精神内核,达到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品位高雅的良好效果。
而记者看到的,只是全市改造465个老旧小区中的一个缩影。
2021年,我市计划改造465个老旧小区都全部完工,建筑面积达872万平方米,惠及14个县(市、区)10.62万户居民,累计争取到位中央资金13.3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位。
这一年,我市申报的19个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全部入围河北省前40名,其中11个方案获评省老旧小区改造优秀设计方案。
这一年,我市推荐的铁西南58号院、北岗院、机械厂1号院、广乐南小区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获评省级示范项目,获评数量全省第一。
这一年,我市派出的复兴区代表队作为全省6个代表队之一参加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老旧小区改造擂台赛,并荣获第一名。
这一年,住建部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验交流视频会,邯山区和平东小区作为全省3个联系点之一,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这一年,我市主城三区创建了以柳颐社区、六二社区、和平东社区为代表的88个绿色社区,其绿色社区建设项目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建设宜居城市,首先要有宜居建筑,幸福的建筑极具民生关怀,老旧小区改造就是利民为本思想的最好体现。全市打造出兼顾协调性、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幸福社区,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祥和的新年,也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人们的生活必将蒸蒸日上!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武悦/文 范文平/摄
近年来,赣县区大田乡始终把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的主要抓手,在“用足用活政策红利、推动产业深度发展、整合优化经营管理”三步棋上下足功夫,实现了从2016年全乡几乎村村“空壳”到今年上半年全乡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
2022年7月赫山区新市渡镇自搭桥村乡创农庄隆重开业现场。红网时刻 通讯员 殷玥 益阳报道原来破旧的老厂房,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摇身一变成为了村民共创美好未来的乡创农庄,农家土菜、家养鸡鸭鱼,勾起人们对农家土味的向往,之前是杂乱无章的施工现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一条条“共富路”在处州大地延伸开来,连通“你我他”。一座座“民生桥”在人民群众心间架起,通达“昨天今天明天”。近年来,丽水抢抓机遇,统筹谋划,高位推动,持续发力,不断加快综合交通、民生水利、绿色能源等重大基础设
乐居买房石家庄讯6月26日,新浪乐居从石家庄市行政审批局了解到,《2019年新华区老旧小区改善工程(一标段至四十四标段)招标公告》公布,本次老旧小区改善工程共涉及新华区89个老旧小区,包含高柱小区、柏林南区、柏林北区、联盟小区等,计划工期为
映象网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王孟鹤 李晓光)“我们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当前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提出‘三个度’工作要求,对已经办理的收集要有准确度,正在办理的实施要有加速度,准备办理的标准要有新高度。”8月3日,平顶山卫东区住建局副局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魏水晴 张星“终于可以下楼透透气了,在家真的是要憋死了。”4月26日,根据漯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关于部分封控区、管控区解除封控管控管理的通告》,郾城区龙塔街道辖区的沙澧文景苑小区居民们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六安市金安区龙湖湾小区14栋、15栋的架空层经过提质改造后演变成“睦邻之家”,成为小区最亮眼的一隅,小小改变,不仅破解了城市社区党群活动阵地资源紧张的难题,更“蝶变”成了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成为群众身边的新时
慢跑区、健身锻炼区、景观游园区、生活休闲区、网红商铺区、垃圾分类区……如今的老军营小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居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全方位的便捷生活服务。这是政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后,为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11月8日,韦韬书记来到迎泽区深入老
唐山市路南区惠民道街道自开展文明城创建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对照创建文明城测评体系,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实现了环境硬件和服务软件的双重提升,使辖区居民生活产生了大变化。拆违建园干起来,生活环境更舒心。创建干净、整洁、优
来源:经济日报桲椤树社区居民在线束工厂上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摄桲椤树社区居民在采摘大棚草莓。 张建伟摄(中经视觉)居住社区与集约化产业园区同步建设,群众生活条件改善与就业问题共同考虑;一边是社区为园区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