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是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发展的步伐才会轻快。近几年来,复兴区委、区政府优化全区交通布局,构建以建设大街和人民路为骨架,铁西大街、光华大街、前进大街、百家大街和联纺路、丛台西路、复兴路、邯钢路为支撑的“五纵五横”路网框架,并延伸至周边...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发展的步伐才会轻快。
近几年来,复兴区委、区政府优化全区交通布局,构建以建设大街和人民路为骨架,铁西大街、光华大街、前进大街、百家大街和联纺路、丛台西路、复兴路、邯钢路为支撑的“五纵
五横”路网框架,并延伸至周边次干道、街巷。
如今,复兴区交通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框架逐步拉大,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助推着高品质城市建设持续推进。
曾几何时,当地曾有“宁往东一砖,不往西一千”的说法。“其中,交通不畅、道路‘断头’,成为城市发展的‘堵点’,市民出行的‘痛点’。”复兴区区长李少锋说。为此,该区每年都把打通“断头路”作为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之一,完善路网格局,提升城区承载力。
该区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2017年,区主要领导召开多次专题会议部署研究,一线调研论证,结合区情实际,以连通路、补短板、促提升、出形象为目标,谋划分批、分期打通断头路。工作推进中,区主要领导定期调度,对立项、规划、征地、附着物赔偿、道路施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节点工作,逐一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主管领导现场调度路网建设常态化,科学指导有序施工,从组织上为抓好该项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可靠保证。各级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不等不靠,积极适应职能转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实现了由只管拆迁进地到拆迁和道路建设并举的转变,进一步锤炼工作作风,在没有专业队伍、技术人员和道路建设经验的条件下,在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对道路建设所涉及的20多个市直部门和委托单位、25项前期手续,列出清单,逐一盯办,对水、电、绿化、管网、交通设施等全环节积极与上对接,确保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2019年4月30日,随着建设大街(惠民路-果园路)段主路建设及道路划线圆满完成,标志着困扰复兴区40年的城区北部“断头路”建设大街全面打通至北环路;2019年9月30日,小西环北延、光华大街北延同时通车……截至目前,复兴区已修通建设大街、光华大街、箭岭路等15条道路,优化交通微循环,翻修八一路、学军街等51条街巷,全新路网的建设,使该区交通存量实现质的飞跃,拉开了复兴区乃至全市主城区发展的广阔空间,有效改善了居民出行环境。
“原来出门只有一条路,很多时候不得不绕远道。”说起近几年出行环境的变化,复兴区箭岭小区居民王女士感慨道,“小区周边两条‘断头路’打通后,出门遛弯儿、买菜方便多了。住在复兴,越来越舒心!”
一条条平坦舒适的道路由村口延伸到巷尾,一座座精致而富有文化内涵的街角小品为道路增添了韵味,村民们驾驶私家车、农用车行驶在美丽宽敞的路上,幸福感油然而生……近年来,复兴区一条条连接十里八乡的“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受到农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逐步成为一条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
据介绍,复兴区原有县乡级公路65.8公里,路网密度较低,覆盖率及通达能力较差。为此,2018年,区委、区政府聚焦乡村振兴,以“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为目标,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该区对全区农村路网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并制定了“三横五纵一环”为主骨架的农村道路网。通过串联村庄、景区、生态片区等沿线资源,形成园博园、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沁河生态片区、复兴经济开发区等片区内部路网的微循环,同时通过连接国省干线、城市主干道以及规划骨架路网等高等级公路,实现各个片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最终形成主辅结合、内通外畅的交通体系。
质量就是责任。复兴区坚持“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社会监理、群众参与、施工自检”五项质量保证体系,大力实施道路建设“七公开”,鼓励社会、群众广泛参与,让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成为透明工程、品质工程、阳光工程。确保每一条、每一段、每一道工序均达到质量标准,建设高品质道路。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政委、政府区长为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把创建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议程和乡镇实绩考核,制定印发《复兴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复兴区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每个乡(镇)都有分包区级领导,每周一区级领导下沉乡镇专题进行调度,有效推进工程进展。承担片区建设任务的相关单位,对农村公路优先谋划、先行实施,分别在沁河生态片区、康湖生态片区修建观光路40公里,将周边10余个村全部连接起来,极大方便了村与村的互联互通。
工作开展以来,全区总投资3.6亿元,谋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70公里,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主城区西部41个行政村村村串连,建制村通路率达100%,全面改善了主城区西部农村路网建设和道路承载,农村路网里程总计达190余公里,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大保障。
越来越多的邯郸市民发现,复兴区的路通了,交通更便捷了,而且这些城乡道路建设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合,不仅加快了出行速度,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一抹亮色,也给居民带来更多幸福感。
道路建好还要管好。为管护好主城区路网,复兴区住建局坚持建管结合,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新旧道路管理常态化,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努力让复兴区成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之地——
“洗城”作业坚持不懈,坚持每天出动各类车辆50余部对主次干道、支路小街巷进行“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式的集中清洗,最大化保障街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力度;市容管理更加有序,强力开展“市容市貌”“破墙建店”等专项整治行动,城市容貌大幅度提升,在全市率先完成主城区沿街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整治全年工作任务;街巷治理更加精准,在全市创新开展“五不一补”(即:不死一棵树,不少一米路牙石,不坏一个行道砖,不断一垄绿化沿,不裸一个平交口,补齐所有破损路面)改造提升行动,进一步改善城区街路环境,减低扬尘细微污染源;抓好道路移交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加强与市城管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接,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先后将建设大街、百花大街、丰泽路等道路移交到相关部门,实现道路清扫、路灯常亮、红绿灯正常运转目标。
随着近几年“断头路”陆续打通,保利、美的、碧桂园等知名房企相继在复兴区投资,新楼盘开盘为家居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也吸引了不少商户“回流”。
农村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复兴区农村公路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精细化养护工作,针对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坚持县道区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养护资金100%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养护标准、组织养护技术培训,并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开展养护考核。聘请保洁员,建立了乡村垃圾中转站,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对农村公路进行精细化保洁。定期开展路况联查,及时消除路面病害,使日常公路管理养护更加规范高效。同时,大力推广无缝伸缩缝修补技术、广薄层罩面修补技术、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节省了养护成本,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度。目前,全区县、乡、村三级道路铺装率全部达到100%,农村公路路况水平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为加速实现乡村振兴,复兴区立足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将村村通公交列入民生实事之一。紧密结合市公交公司,通过打通断头路、拓宽狭窄路、翻修泥泞路等一系列举措,新开通公交线路3条,填补公交空白村7个,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建制村通车率100%。以深化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完善“公路+物流”模式,41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物流点,全面增强了农村与城市的物流对接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纵横交织的农村路网全面盘活了公路沿线资源,构建起了特色农产品、旅游景区、生态片区等产业互补、共同开发的高质量发展大格局,沿农村公路打造了集产业发展、群众便捷出行于一体的“公路+产业”模式,一座座现代农业园区、乡村高档住宅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旅游景点吸引着八方来客,牛叫河酥鱼、康河桑葚等诸多乡村特产在全市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并远销全国各地,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更加有力。此外,依托全民健身马拉松、健步走、五一沁河赏花节等旅游主题活动,将分散在全区各地的公园景观节点、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打造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景观景点于一体“公路+旅游”模式,每年吸引了国内外游客200余万名,实现旅游收入近1亿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
“路在群众脚下,更在群众心里。”复兴区委书记潘利军说,在该区下一步的城市更新行动中,将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完善农村路网,进一步激活城市活力。相信四通八达的城乡坦途,将带领复兴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邯报融媒体记者 冀晋萌 李璇 实习生 焦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