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22:07:12 | 浏览:654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王文静)12月16日,邯郸市邯山区大隐豹村老爷庙内热闹非凡,村民们受一台舞蹈节目委托,赶制名为“龙腾盛世”的彩布拧台。据了解,“彩布拧台”形成于元代初期,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历经了昌盛与沉寂,如今的大隐豹“彩布拧台”不仅得到恢复,且规模更大,设计更新,有了新的发展。
近年来,邯郸市邯山区深入实施文化兴区战略,出台了《关于实施文化兴区战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随着这份文件的贯彻实施,彩布拧台、滏阳河灯、南宫碑体书法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与此同时,邯山区还把目光转向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来。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神韵
“彩布拧台是在木搭戏台骨架的基础上,采用各色花布拧扎成一个玲珑多姿的仿古戏楼。这是我省独有的民间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邯山区大隐豹村党支部书记李庆洲介绍说,“为了让这项技艺得以传承,每年正月初六前后,村里都会召集村民拧扎彩布拧台。全村齐上阵,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让他们更加团结和谐。”
为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邯山区成立了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宣传非遗保护工作;编制《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图文并茂反映邯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貌;建立完善档案资料数据库和展览室,推进传承基地建设。
“我们积极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推进完善档案库、展览厅和传承基地的建设,组织传承人开展非遗进企业、进校园等传承活动。另外,我们把非遗和各大节庆活动、文艺演出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非遗项目的认知度,使广大群众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邯山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陈英介绍说。
如今,在邯山区,除了彩布拧台传统技艺外,还有滏阳河灯、南宫碑体书法艺术等21个项目被列入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邯山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同时,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丰富百姓生活。近年来,邯山区累计投入近千万元,用于13个基层文化站建设和文化广场、文化馆、图书馆的升级改造。“为了保证文化设施向群众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政府每年向区文化馆拨付20万元经费补贴,向乡镇文化站拨付5万元经费补贴。”邯山区副区长郭文利告诉记者。
走进邯山区文化馆,退休市民李大妈正和她的朋友一起,跟燕赵虎头鞋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郝宝燕老师学习虎头鞋及三寸金莲、挂饰等制作。而每次郝老师教学,都会吸引一大批“粉丝”。李大妈说,基本每个周末她都会来文化馆,免费接受手工技艺辅导培训。
包括手工技艺专业教学在内,邯山区把专业人才充实到文化队伍中,从事器乐、声乐、舞蹈、美术、书法等专业教学,免费开展辅导培训。组建群众秧歌队、太极扇、模特队等200余支文艺表演队伍和书法、摄影、诗歌等群众为主体的80余支社团,使他们成为邯山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同时,激励专业人员深入基层搞创作,诞生了一批反映群众生活的作品,打造了一批符合邯山区实际的文化活动品牌。近年来,组织开展全区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民俗文化作品展、豫剧消夏晚会、文化惠民精彩邯山大型音乐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形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喜好观众的欣赏口味。
“贺新春闹元宵”群众秧歌大赛、“戏苑春”戏曲擂台赛、原创少儿情景剧《一个都不能少》先后获评河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燕赵群星奖。2013年“滏阳河灯”文化节被评为河北省“一县一品”双十佳县域品牌文化活动。“滏之声合唱团”、马庄乡罗成头村张银岭家庭文化户、“罗城头阳光老年艺术团”杨凯被评为河北省基层文化之星。
推动文化产业振兴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邯山区着力打造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00万元,用于优先发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奖励和补助等,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兴办文化产业。2012年以来,先后为文化企业争取和发放文化产业引导资金300万元。重点打造和扶持了星海艺术教育集团、天成影视、德龙文化、华星影城、竹韵文化等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竹韵文化公司生产的竹质文化产品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上销售一空。星海艺术教育集团的特色演播舞台每周举办相声、戏剧专场演出,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深得广大居民喜爱。德龙文化投资拍摄的大型儿童动漫剧《成语国探秘》荣获第26届全国电视金鹰奖;今年投资拍摄的纪录片《国旗阿妈啦》荣获27届电视金鹰奖纪录片三等奖;赵王酒业投资拍摄的电影《鸟尊记》荣获2014年度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天成影视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太行母亲》在全国进行了院线发行、电影《山娃》已进入后期制作,计划年内举行首映式。
今年来,芗城区持续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通过以“大龙头”聚链引商、“商协会”牵线引商、“产学研”赋能引商、“优环境”惠企引商等,推动芗城区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为民服务无小事,只要是群众关心的那便是大事,芦溪县公安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聚焦一个“速”字,让辖区群众在每一件小事中感受到温暖,用心用情用力,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民心、见实效。小案速侦:24小时内破获
为贯彻“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指示,落实“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部署要求,今年起安阳市龙安区所有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现“一人一卡”集中发放,并纳入“一卡通”系统管理,这是是党和政府的民生政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宋明增)清丰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丹主持召开清丰县2022年省市重点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推进会,听取2022年省市重点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情况,前四期“签约一批”项目进展情况及第五期谋划情况汇报,并就下一步工
9月21日下午,金安区政府副区长洪飞主持召开“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工作推进会,区直有关单位、园区管委及有关乡镇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洪飞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贯彻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坚持
“私搭乱建没有了,小区更敞亮了,大家出行方便了”“绿化多了、墙面靓了、停车规范了,在小区住得更舒适了”“现在谁还说咱们小区是‘老破小’?都得羡慕我们”……日前,记者在采访丛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时,说到小区的变化,居民们感触颇多,你一言我一语
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今年将开展七大领域攻坚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通讯员王学军 记者刘剑英)全年优良天数259天,同比增加61天,增幅全省第一;实施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538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分别占年计划15
一滴水,可以映照城乡群众的生活品质;一滴水,可以折射小康生活的美好图景。2019年以来,肥乡区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提出并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三年面貌提升工程”,以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安全管理、外观容貌、文化
以项目建设牵引转型发展,以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动能,以实干担当凝聚干事合力,以首善之责服务发展大局。晋中市榆次区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晋中首善之区定位,强化战略思维,提升工作标准,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开新局见实效。榆次区委
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毛诗·小雅》诗序有曰: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在这里文化是借用了考古学的习惯定义,即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